關於 tayanswa
在介紹自己之前,我想先介紹這個網站的網址,tayanswa
tayanswa,讀音為「台員耍」或「台灣耍」,是個複合且自創的單字,由「tayan」與「swa」兩個單詞所組成。tayan 一詞,一般被認為是台灣地名的起源,且被認為應該是出自西拉雅族(Siraya)語,在維基百科的台灣條目中,是這麼說的:
「大員」一詞來自於南台灣原住民西拉雅族的「Taian」或「Tayan」,為「外來者」之意;荷蘭人統治時期稱臺灣為「Taioan」,以音譯轉寫為漢字「大員」、「臺員」、「大灣」或「臺窩灣」,這些名稱原本是指現今臺南安平地區附近,後來在清治時期演變成以北京官話發音的「臺灣」。
至於 swa 在西拉雅族語言當中,則是代表「部落」的意思。
tayanswa,在創立這個單字時,我其實希望藉由台灣有史實記載以來最早的原住民部落的語言,來重新喚起大家對於自己族群文化的重視,並且將台灣視為是一個大部落,我們不只要傳承部落文化,更要重塑我們的生活。簡單的來說,創建這個單字的我,其實想做的就是推廣台灣在地文化,並喚醒大家對於文化的重視。
這就是這個網站網址名稱的由來。
關於我
至於我,1981 年夏,鬼月出生,自稱鬼小孩,網路代名 gloomcheng。曾任旗立資訊(旗標集團)技術編輯,後來遇到一群想讓社會變得更好的傻子,進而影響我變成傻子的其中一員(所以現在應該稱為「傻鬼」);後來曾任職於網絡行動科技,算是網路業,工作內容是專案管理與網站企劃,直白的說,就是規劃/建置網站。現在則任職於為人有限公司,協助客戶解決任何疑難雜症,包括網站建置、APP 開發、AR/VR 應用程式開發。
自從知道自己是個混血兒(西拉雅族及漢民族)之後,卻發現我的生活中已失去西拉雅族的文化(也就是說我們沒有西拉雅族拜壺的文化),感嘆文化保存不易,因而開始走上文化推廣的道路,假日有時會充當剝皮寮老街的導覽解說員,希望從不斷地說故事、聽故事的過程中,找到自己的定位。
雖然我的個人喜好是在文化推廣方面,不過我白天身分是位程式設計師,您可以在 Linkedin 上面找到我的履歷介紹,或是在授課、演講查看我歷年的授課與演講經驗。如果您有任何文化推廣的想法,而且是想透過網路來進行,也許您可以跟我聯絡,一起來實現彼此的夢想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