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世界以雲為界,雲以上是神,雲以下萬物一切平等
- 馬湛農場
不少朋友知道,我是個理想主義的傢伙,我待的公司也是間以社會企業自許的奇異公司。對於如何讓社會、讓生活變得更美好,想當然爾就可能會是我感興趣的議題,農業便是其中之一。
這世界以雲為界,雲以上是神,雲以下萬物一切平等
- 馬湛農場
不少朋友知道,我是個理想主義的傢伙,我待的公司也是間以社會企業自許的奇異公司。對於如何讓社會、讓生活變得更美好,想當然爾就可能會是我感興趣的議題,農業便是其中之一。
原本,不會有這個影片。
最初的想法,是想把籌備婚禮過程中,有意義的事件整理成一份摺紙 DM,無奈最後 DM 成品效果不佳,於是臨時決定在婚禮前一晚才趕工製作。
妹妹曾說,這是一場連喜糖都有故事的婚禮,或許是的。轉化成影片後,每個畫面也都有我想說的故事在其中,希望來參與婚禮的賓客們都能感受到這些故事。
另外,有要感謝配樂提供者:林中光樂團,曲名是來俉竇逸陶(歡迎來我家玩),同意無償引用,謝謝。
現在辦場婚禮,除了要呈上一本精美華麗的婚紗照相本、很多樣式的謝卡,還得「精心」製作 MV 做為大家茶餘飯後的笑料。至於影片內容,大概也就是新人從小到大的照片,再轉場到兩人交往時期的照片。
再一次,其實我壓根沒想過要製作婚禮上播放的 MV。雖然沒有影片,但我本來是想製作一本小冊子,裡面說明我為什麼要挑選「米」來代替喜餅,以及我們找了什麼禮品來當做「奉茶禮」,還有籌備婚禮的過程中,有哪些朋友鼎力協助。我真心的認為,這才是值得訴說的故事。
在文定宴之前,我傳一封簡訊給同學、朋友們。內容如下:
親愛的同學/朋友們:
我有一個夢想,就是想讓更多人重視「文化」,認知到「文化」的存在;雖然我到現在還是不知道怎麼做較好,但我一直試圖推廣文化,像是平常辦理旅遊活動,陪大家一起旅遊,也認識當地文化。
在我的婚禮當中,我心想既然辦個婚禮本來就要花這麼多資源(錢啦),何不好好利用呢?!所以我就把「推廣文化」當成是核心的主軸來設想其中的細節,例如挑選「米」來取代喜餅、請我爸刻了一個囍字章,以及其他當天會看到的小東西等,目的就是想讓你們各位能開心地參與婚宴、享受當下,甚至是透過這個整個呈現的結果來認識我和宜君的生活、幫助我們的朋友,因為有你們才有今天的我。也正是因為你們,所以我才有屬於我的文化。
我猜想,就算我請大家不要包禮金給我們,還是很多人在盤算,反正當天就是帶到現場,再找機會塞給我們就好。換成是我,我也會這樣子做。可是,我總是覺得婚宴的存在,只是讓各位朋友們能夠一同分享我的喜悅,對於大家除了遠道而來之外,還要外加一包禮金,實在是讓我覺得造成大家太多的負擔了;我甚至想說,遠道而來的朋友,就請你們以交通票據來取代禮金吧,那些心意我真的收到了。
維基百科上這麼解釋:
囍,一個漢字,又名「紅雙喜」,通常用來表示結婚之喜,取其喜事成雙之意。
今年底就要結婚了。結婚這件事對我來說,不只是邁入人生另一個階段的轉換過程,更是一個推廣文化的實驗場域。在整個結婚過程中,包含婚紗照、囍餅、囍宴等,我都一直試圖加入一些不同的文化元素,藉由一場囍事,讓大家同時認識我的文化。
上面所談的每件事都有一篇故事,不過,我想就等成品問世後再談。先談談圖中的這個「囍」字章。
昨天參加一場座談會後,到附近的摩斯漢堡用餐,正巧遇上參加同場座談會且坐隔壁的新朋友,就這麼湊巧地共同來次午餐「約會」。餐敘中,我們天南地北聊了許多有趣的話題,並分享很多有趣的想法,我也再次闡述我到台北之後的所聞所識。每個議題都可以發表成一個短文,所以爾後有空再寫。
其中一個比較有趣的話題,是我們在討論為什麼總有人只把工作視為「工作」,而無法在工作當中加入自己的想法,投注自己的理想。在討論過程,我的腦中突然浮現早期的社會型態,彷有所得,因此這麼回覆:
上月初,國民黨廖萬隆中常委在中常會提出一段見解,「原住民血統已經不純,應該想辦法保持原住民血統精純」,引來軒然大波。當然,後續也引發許多人討論和評議,例如馬躍‧比吼就在P部落發表一篇「國民黨中常委的真心話」,說明了事件的前因後果,也探就了提出血統說的心理狀態。
血統,是早期族群為了鞏固勢力,與他族區隔的一種「政治」工具,不只血統,「姓氏」我也認為是一種政治工具,只是為了表現唯我獨尊的手法罷了。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之下,或許有必要建立出「血統」的論述,以維護族群利益(或只是滿足個人的佔有慾也說不定);在歷經數十億年之後,血統還有意義嗎?我持疑,但我相信對某些人而言一定有意義,就像生兒傳承血脈這事一般,一樣有人非常重視。
這是工作上遇到的案例。
換新工作快滿一年了,算算,也參與了六個網站的製作,當然還不是個稱職的網站製作人,只是在履歷表上多了些說嘴的內容羆了。目前在執行的案子,算是滿有趣的,也跟我一直以來想做的事情有些關連,至少幾個條件都有符合,「社區營造」、「花東」、「人文生態旅遊」、「改變」等關鍵字都在這個案子中出現,所以就自告奮勇地接下企劃的工作。
案子本身算是相當有趣,不過仍在建置階段,基於「偵查不公開原則」(?),容後再談,今日想談談「設計」文化這回事。每種產業都有自己的文化,網路業當然也有,網站設計亦不免俗。通常,我們所承接的網站建置案中,網站設計部分也會由我們負責處理,不過我們核心本業沒辦法應付這些工作,多是委請合作的專業設計廠商協助。大部分的情況下,這些設計人員也的確是很「專業」,相當瞭解網路使用者行為模式、習慣,所以提供的設計稿也都符合網站的使用情況,對使用者而言算是相當友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