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Culture is Life

Main navigation

  • Home
  • Technical
  • About
  • Contact
User account menu
  • Log in
By gloomcheng, Thu, 08/11/2022 - 19:40

Keeping going

ilya,我有那麼一點點可以追上你了嗎?
「走出你自己的道路吧!」我猜你可能會這麼回我

By gloomcheng, Thu, 04/21/2022 - 20:53

NFT 是文化資產的活水?

當前 NFT 除了運用在「數位藝術品」外,另一個常見的情境是「賦能」(empower),或可視為是行銷宣傳的手段之一。因此,如果目標是要產生話題、引發討論,那確實發行 NFT 應可收到一定的效益,但關鍵是在於「要賦予收藏者什麼能力?」

就近期的案例來分析,有如嘟嘟房發行的 NFT 提供免費停車 1、全家超商發行的 NFT 則是提供免費咖啡 2、頂呱呱發行的 NFT 則有機會抽中終生八折優惠的服務 3。前述的任一案例,都可以發現目前在商業運用上 NFT 主要還是在強化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,也就是「深度會員」。

是以,對政府機關來說,如果沒有先設定好「目的」就冒然用文化資產的形象來發行 NFT,在獲取效益前,可能會先面臨以下困境:

By gloomcheng, Tue, 06/08/2021 - 20:50

數位轉型

疫情發生後,大家都思考可以如何數位轉型,然而,沒有數位人文的支持,終究只能想出不恰當的類比成果,而非真正的轉型。相較來說,用 gather.town 或 Minecraft 就滿貼近數位原生代對數位的認知。

By gloomcheng, Tue, 06/08/2021 - 13:51

措手不及的改變

過了四十載寒暑,原以為此生大概就是如此了,卻沒料到「病毒」居然造成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而且變化速度之快,讓早年養成的經驗法則一瞬之間就無效化了。

By gloomcheng, Fri, 02/26/2021 - 11:48

四十能不惑?

總覺得還沒達到「三十而立」的目標,轉眼間,已經走進「四十而不惑」的分界嶺了。不知道是否這個數字真的有魔力,還是歲月的積累終究會產生質變,對於人、事、物的感觸和想法,漸漸的,可以意識到自己心境的轉變,甚至可以區辨出二十歲的自己會怎麼做、三十歲的自己會怎麼想,於是,開始覺察到自己確實長大了。

我曾經詢問過一位長輩:「我常常把事情搞砸,為什麼還是會想跟我合作?」,長輩回我:「因為我知道你最糟的結果是怎樣,而那些最糟的狀況發生的時候,我都還可以補得上破洞,但我要的是你那些我沒有的能力,所以就還是找你合作。」担白說,因為年代久遠,我描述的對話內容當然溢美於真實對話,只是想藉此對話帶出當年我的疑惑,其一是「到底什麼是合作(明知事情會做砸還要做)?」,其二是「我以後也可以這麼睿智嗎?」

幾年過去了,對於上面的問題,我開始有些體會,也有能力用不同的角度來思考、拆解,只是我沒機會再回頭詢問長輩。人生中,有許多事情的結果都跟這一樣,我們只能經歷,只能根據當下的決定來選擇我們要體驗哪一種過程,無法究其是否有不同的結果,無法追尋真正的答案。我們能做的,只有隨著歲月的增長,重新去體會同樣字句所帶來的不同感受;我們可以查察的,只有自己的那不斷悸動的心靈。

By gloomcheng, Tue, 06/18/2019 - 00:28

何以泯恩仇

未解的恩仇
何以笑泯之

By gloomcheng, Wed, 05/02/2018 - 12:54

定製真實?

當精子與卵子結合後稱為受精卵,此時的受精卵只是單細胞,之後會進行細胞分化發展成多細胞生物個體,此時細胞會分化成不同、專門的功能,進而形成組織、器官,這大概是我們目前已知人類從受精卵到個體的簡化過程。

By gloomcheng, Thu, 03/29/2018 - 13:27

只要一個念頭?

中午看到一則新聞報導,有位先生因為跟太太吵架想要輕生被阻止了。看到這新聞,突然有個疑問,該位先生被救之後就不會再起輕生的念頭嗎?有時候,總覺得有些事並不是不能輕易嘗試,而是怕一旦起心動念了,就再也無法止住念想了。

似乎很像 Inception 描述的世界?

By gloomcheng, Fri, 12/29/2017 - 23:07

藥方 171228

附子理中湯 / 0.5g:脾胃虛寒、飲食不化、脘腹冷痛、嘔吐泄瀉、四肢不溫、苔白、脈沈遲。及一切沈寒痼疾。

生脈飲 / 5.5g:

  1. 暑熱多汗、耗氣傷陰證。體倦、氣短懶言、咽乾口渴,脈虛弱。
  2. 久咳肺虛、氣陰兩傷證。嗆咳少氣、短氣自汗、口舌乾燥,脈細。

防風通聖散 / 5g:

  1. 風熱壅盛、表裡俱實證。惡寒發熱、咽痛、口苦而乾、無汗心煩、小便短赤、大便秘結、舌苔黃膩、脈洪數。
  2. 亦治瘡瘍腫毒、腸風痔漏。

真武湯 / 1.5g:

By gloomcheng, Wed, 11/29/2017 - 22:31

藥方 171120

竹茹溫膽湯 / 4g:行氣化痰,調和膽胃。膽胃不和、痰濁內擾證。虛煩失眠、胸悶有痰,噁心嘔吐、呃逆、或驚悸不寧、口苦、苔膩、脈弦滑。

苓桂术甘湯 / 3g:溫陽健脾,利水滲濕。痰飲病,胸脅支滿,頭眩心悸,短氣而咳,舌淡苔白膩,脈弦滑。

荊防敗毒散 / 4g:發汗解表、散風祛濕。外感風寒濕邪、惡寒發熱、頭痛項強、肢體痠痛、腮腫、無汗、鼻塞、咳嗽有痰、苔薄白、脈浮或浮緊。

葛根黃連黃芩湯 / 4g:表裡兩解,清熱止利。外感表證未解,熱邪入裡,身熱,下利臭穢,肛門有灼熱感,心下痞,胸脘煩熱,喘而汗出,口乾而渴,苔黃,脈數。

Pagination

  • Current page 1
  • Page 2
  • Page 3
  • Page 4
  • Page 5
  • Page 6
  • Page 7
  • Page 8
  • Next page
  • Last page
Culture is Life
Powered by Drupa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