附子理中湯 / 0.5g:脾胃虛寒、飲食不化、脘腹冷痛、嘔吐泄瀉、四肢不溫、苔白、脈沈遲。及一切沈寒痼疾。
生脈飲 / 5.5g:
- 暑熱多汗、耗氣傷陰證。體倦、氣短懶言、咽乾口渴,脈虛弱。
- 久咳肺虛、氣陰兩傷證。嗆咳少氣、短氣自汗、口舌乾燥,脈細。
防風通聖散 / 5g:
- 風熱壅盛、表裡俱實證。惡寒發熱、咽痛、口苦而乾、無汗心煩、小便短赤、大便秘結、舌苔黃膩、脈洪數。
- 亦治瘡瘍腫毒、腸風痔漏。
真武湯 / 1.5g:
- 脾腎陽虛、水氣內停證、小便不利、四肢沈重疼痛、腹痛下痢、或肢體浮腫、苔白不渴、脈沈。
- 太陽病、發汗、汗出不解、其人仍發熱,心下悸、頭眩、身瞤動、振振欲擗地。
參 / 1g:(不確定是人參還是沙參?)
- 用於氣虛欲脫,脈微欲絕的重危證候,無論因於大失血、大吐瀉或久病、大病所致者,單用人參大量濃煎服,即有大補元氣,復脈固脫之效,如獨參湯。近年報道,獨參湯可用於心力衰竭,心原性休克。如兼見四肢逆冷,陽氣衰微者,可配附子以益氣回陽,即參附湯(現代製劑有參附注射液);若兼見汗多口渴,氣陰兩傷者,可配麥冬、五味子以益氣斂陰,即生脈散(現有生脈注射劑)。
- 用於肺氣虛弱的短氣喘促,懶言聲微,脈虛自汗等證。人參能補益肺氣,可配黃耆、五味子等同用;若喘促日久,肺腎兩虛者,常與胡桃肉、蛤蚧等補益肺腎藥同用,如人參胡桃湯、人參蛤蚧散。
- 用於脾氣不足的倦怠乏力,食少便溏等證。人參亦能補脾益氣,常配白朮、茯苓、甘草等益氣健脾藥同用,如四君子湯。
- 用於熱病氣津兩傷,身熱口渴及消渴等證,有益氣生津之效。治身熱汗多,口渴脈虛,常配石膏、知母等同用,如白虎加人參湯;治消渴證,可與天花粉、生地黃、黃耆等同用。
- 用於氣血虧虛的心悸,失眠,健忘等證,有補氣安神益智之效。可單用,亦可配伍生地、丹參、酸棗仁等養血安神藥同用,加天王補心丹。
- 此外,對血虛證、氣不攝血的出血證及陽萎證,能益氣生血,益氣攝血和益氣壯陽;對體虛外感或邪實正虛之證,可隨證配伍解表、攻裡藥,以扶正祛邪。
益智仁 / 1.5g:
- 溫脾開胃攝唾:主治中焦虛寒,食少,多唾及腹痛便溏等證,每與溫中益氣藥同用。
- 溫腎固精縮尿:適用於腎陽不足,下元虛冷,失其固秘,症見遺精,遺尿,尿頻,尿有餘瀝等證。
柴胡疏肝湯 / 3.5g:肝鬱氣滯血瘀引起的胸脅疼痛、寒熱往來或噯氣、泛酸或乳房脹痛、舌偏暗、苔薄、脈弦澀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