抵當湯 / 1g:治太陽病六七日,表證仍在,脈微而沉,反不結胸,其人發狂者,以熱在下焦少腹鞕滿,小便自利者,必有畜血,令人善忘,所以然者,以太陽隨經瘀熱在裏故也。
通竅活血湯 / 1g:活血通竅。頭髮脫落,眼疼白珠紅,酒渣鼻,久聾,紫白癜風,牙疳,婦女乾血勞,小兒疳證等。
生脈飲 / 4g:益氣生津,斂陰止汗。
- 暑熱多汗、耗氣傷陰證。體倦、氣短懶言、咽乾口渴,脈虛弱。
- 久咳肺虛、氣陰兩傷證。嗆咳少氣、短氣自汗、口舌乾燥,脈細。
知柏地黃丸 / 3g:滋陰降火。陰虛火旺證,骨蒸潮熱,虛煩盜汗,腰脊痠痛,遺精,口乾,咽微痛,舌偏紅,脈細數、尺脈有力。
真武湯 / 1g:溫腎陽,利水氣。
- 脾腎陽虛、水氣內停證、小便不利、四肢沈重疼痛、腹痛下痢、或肢體浮腫、苔白不渴、脈沈。
- 太陽病、發汗、汗出不解、其人仍發熱,心下悸、頭眩、身瞤動、振振欲擗地。
荊防敗毒散 / 4g:發汗解表、散風祛濕。外感風寒濕邪、惡寒發熱、頭痛項強、肢體痠痛、腮腫、無汗、鼻塞、咳嗽有痰、苔薄白、脈浮或浮緊。
理中湯 / 1g:溫中祛寒,益氣健脾。
- 中焦虛寒證。自利不渴、腹痛嘔吐、舌淡苔白或灰黑而滑,脈沈而細。
- 胸痹,或病後吐涎沫,陽虛失血,小兒慢驚等屬中焦陽虛,寒邪內侵者。
砂仁 / 1.5g:辛、溫。歸脾、胃經。化濕行氣,溫中止嘔止瀉,安胎。
- 用於濕困脾土及脾胃氣滯證。其化濕醒脾,行氣溫中均佳,故濕阻或氣滯所致脾胃不和諸證常用,尤寒濕氣滯者多宜。常與厚朴、陳皮、枳實等同用。若脾虛氣滯,多配黨參、白朮、茯苓等藥,如香砂六君子湯。
- 用於脾胃虛寒吐瀉。其能化濕行氣而調中止嘔,溫脾止瀉,可單用研末吞服,或與乾薑、附子等藥同用。
- 用於氣滯妊娠惡阻及胎動不安。以其行氣和中而止嘔安胎。若妊娠嘔逆不能食,單用本品炒熟研末服,如《證治準繩》縮砂散。若胎動不安者,可配人參、黃耆、白朮等,如泰山磐石散。
益智仁 / 1.5g:辛,溫。歸脾,腎經。
- 溫脾開胃攝唾:主治中焦虛寒,食少,多唾及腹痛便溏等證,每與溫中益氣藥同用。
- 溫腎固精縮尿:適用於腎陽不足,下元虛冷,失其固秘,症見遺精,遺尿,尿頻,尿有餘瀝等證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