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月初,國民黨廖萬隆中常委在中常會提出一段見解,「原住民血統已經不純,應該想辦法保持原住民血統精純」,引來軒然大波。當然,後續也引發許多人討論和評議,例如馬躍‧比吼就在P部落發表一篇「國民黨中常委的真心話」,說明了事件的前因後果,也探就了提出血統說的心理狀態。
血統,是早期族群為了鞏固勢力,與他族區隔的一種「政治」工具,不只血統,「姓氏」我也認為是一種政治工具,只是為了表現唯我獨尊的手法罷了。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之下,或許有必要建立出「血統」的論述,以維護族群利益(或只是滿足個人的佔有慾也說不定);在歷經數十億年之後,血統還有意義嗎?我持疑,但我相信對某些人而言一定有意義,就像生兒傳承血脈這事一般,一樣有人非常重視。
對我而言,這個事件的意義有二。一是「文化」的重要性,當你真正瞭解自己的文化,才會思考該文化發展的時空背景,也才有機會用比較理性、客觀的方式,將文化放在現在的時空、脈絡下重塑,使該文化與時俱進;第二,則是文化認同,如果血統可以塑造你的文化認同,那如果依照早期訛傳的說法來推論的話,大家都應該認同平埔族的文化才是,怎麼反而是擁抱漢民族所帶來的文化呢?(記得之前有聽過中研院的學者發表一篇研究,其中指出其實平埔族與漢民族通婚的案例應沒有想像中那麼多,所以才說是訛傳)
就像大家可能都自認是台灣人,那我們是否都需要是出自最原始、最純潔的台灣原住民族的血統呢?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