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看了夏日大作戰這部動畫,對於作品製作的精細程度,相當佩服。任何一幕場景,背景的任何一個小細節,都繪製得相當細膩。夏日大作戰設定相當有趣,其實跟現在的生活差不多,也就是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整合。不過設定上還是比較偏向「Second Life」(中譯第二人生)這款遊戲。
夏日大作戰雖然是一部描繪虛擬世界影響到真實世界運行的動畫,不過我更感興趣的是,整部動畫的核心家族-陣內家。透過觀賞動畫,其實我們也正在吸收日本家族概念的文化價值,雖然現今的日本,也許正經歷著大家族與小家庭相互衝擊的過程中,然而透過動畫,我們仍然可以一窺日本大家族的生活方式。
例如說我們可以看到,當陣內榮去世後,陣內萬理子連陷入悲傷的氣氛中的機會都沒有,反而必須立刻指派整個家族成員分頭進行各項事務工作。這種感覺就像每逢過年回老家時,整個家族很自然地就會以家族最年長的長輩(雖然不一定是家族主事者)的意見為依歸,然後再分派由各個家族成員同心協心完成某項工作(最常見的例子,就是一群人進廚房共同準備年節菜餚)。
隨著社會環境的改變,我們的生活文化也在改變,以小家庭為主要組成單位是不可避免的發展趨勢,一方面也是在除卻很多家族成員間的人際互動困擾。從另一個角度來看,以前以大家族為家庭基本單位時,我們也沒有特別重視每個人的「個別文化」,只是單方面地以婚姻關係來要求來自不同家庭的成員,很快地適應新的文化,並傳承這個文化。
老實說,我覺得以前的做法是不正確的。是否接受一種文化,端看這個人是否「認同」這個文化。先前到台南市東山區吉貝耍部落參訪時,記得我曾針對有資料質疑「段姓」家族不是西拉雅族這件事,詢問段洪坤老師的看法。段老師當時說的話,我還印象深刻。
先不論這件事是否有足夠的證據,證明段氏家族究竟是不是中國移民,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件事,如果我們的祖先真的來自中國,然而到了這塊土地後,我們卻沒有讓西拉雅族的文化流失,反而認同這個文化,將西拉雅族的生活型態完整地保留下來,這樣看來,我們難道不算是西拉雅族的一員嗎?
確實,血脈、血緣只是漢民族最早用來統治其他族群的手段、方法,以維持整個民族的永續發展。如今,以血脈、血緣來區辨這個人是哪個族群,根本沒意義。重要的是,這個人是否認同這個族群的文化,是否以身為這個族群的人為榮。
以此反思,我認同的角色有「漢人」、「西拉雅原住民」、「高雄人」,你可能會覺得這麼多重的角色恐怕會造成混亂,反而搞不懂這幾種族群的文化差異性在哪?對此,我反倒不認為這會是問題,正因為我的多重角色認同,所以我才會是「我」,才會形塑出我的個人文化,也才會認識到自己與眾不同之處。
每個人都想做世上獨一無二的人,不是嗎?雖然每個人確實也是世上獨一無二的人,但我是從文化的角色來解釋我的獨特性,而你呢?
Comments